孤独症孩子如同被一扇无形的门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表达自我对于他们而言困难重重。星贝育园通过全托干预模式,为这些孩子搭建起通往表达的桥梁,助力他们勇敢地展现内心想法与感受。
孤独症孩子如同被一扇无形的门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表达自我对于他们而言困难重重。星贝育园通过全托干预模式,为这些孩子搭建起通往表达的桥梁,助力他们勇敢地展现内心想法与感受。
一、借助沟通辅助工具
在星贝育园的全托环境中,沟通辅助工具是孩子们表达的得力助手。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被广泛应用。老师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包含各种日常事物、动作、需求等图片的卡片。例如,当孩子感到饥饿时,他们可以从卡片中找到画有食物的图片,然后将其交给老师,以此表达自己想吃东西的意愿。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使用 PECS,老师会从简单的一对一交换开始训练。先拿出一张孩子喜欢的玩具图片,让孩子用手中的 “我想要” 卡片与之交换,从而得到玩具。通过反复练习,孩子逐渐明白这种用图片交换来表达需求的方式。
二、利用身体语言与表情
身体语言和表情是孤独症孩子表达的重要非语言方式。在星贝育园,老师们注重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比如,当孩子兴奋地跳起来,眼睛发亮,手指向某个方向时,老师会顺着孩子的指向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为了强化孩子对身体语言和表情的运用,老师会进行专门的模仿训练。老师做出高兴、难过、生气等不同表情,让孩子模仿,同时引导他们理解每种表情所代表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也会鼓励孩子用身体语言来回应简单的指令,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当孩子成功做出正确反应时,老师会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如一个小贴纸或者一个拥抱,增强孩子运用身体语言表达的自信。
三、开展社交互动活动
全托模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交互动机会。在星贝育园的小组游戏中,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表达。例如在 “传球说愿望” 游戏里,孩子们围坐成一圈,依次传球。当球传到自己手中时,要说出一个愿望。一开始,很多孤独症孩子可能只是简单重复他人的话语,但随着游戏的进行,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们逐渐尝试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如 “我想要一个新玩具”“我希望明天去公园” 等。
角色扮演活动也是提升孩子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模拟的餐厅场景中,孩子们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顾客” 需要向 “服务员” 表达自己想吃的食物、对食物的特殊要求等。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孩子们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情境中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社交场景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
四、个性化表达训练
每个孤独症孩子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发展进度,星贝育园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表达训练计划。对于语言发展较好但表达缺乏逻辑性的孩子,老师会通过故事讲述、情景对话等方式,帮助他们组织语言,使表达更有条理。例如,老师会给出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让孩子填充细节并讲述出来。而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孩子,老师会从最基础的单字、词语教起,通过实物展示、动作示范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并学会表达。比如,老师拿着一个苹果,一边展示一边清晰地说出 “苹果”,让孩子模仿发音,逐渐积累词汇量,为更复杂的表达奠定基础。
在星贝育园的全托干预下,通过借助沟通辅助工具、挖掘身体语言与表情潜力、开展社交互动活动以及实施个性化表达训练,孤独症孩子正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途径,勇敢地打破沉默,让内心的声音被世界听见。这种持续且专业的干预,为他们的成长与融入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