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011-8953

星启帆自闭症寄宿学校
XINQIFANZIBIZHENGXUEXIAO
Recover a child, make a family happy
News
孤独症的早期发现与认知变迁
来源: | 作者:education-100 | 发布时间: 2024-08-03 | 8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 世纪 40 年代,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孤独症这一特殊的病症首次被引入大众的视野。

20 世纪 40 年代,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孤独症这一特殊的病症首次被引入大众的视野。1943 年,美国医生 Kanner 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报告,其中详细描述了 11 例与众不同的患者,并赋予其“早期婴儿孤独症”这一名称。


Kanner 所阐述的这类患者展现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特征。他们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障碍,仿佛置身于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难以与外界产生温暖且深入的情感交流。那些怪异且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常见景象,这些行为往往显得僵化且不易改变。在语言表达方面,要么保持缄默,要么呈现出显著的异常,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自如且流畅地进行沟通交流。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患者在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然而,当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时,却面临着重重困难,这种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感诧异。不仅如此,他们中的多数人还拥有着聪明、机敏且颇具吸引力的外貌,这使得他们在外表上与常人无异,但内在的精神世界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最初的阶段,Kanner 所报道的这类患者被错误地归类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因此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在随后的 20 世纪 40 至 60 年代,不断有其他学者描述了与 Kanner 所报道相似的病例,并赋予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名称。在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这类患者被笼统地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这一类别之中。


在那个时期,对于孤独症的病因探究,占据主流地位的观点普遍认为是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造成了孤独症的出现。Kanner 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绘成一群高学历、事业心极其强烈但在情感上冷漠无情的人群。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学术和社会环境中,似乎很少引发争议和质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将责任简单归咎于父母养育方式的观点是片面且缺乏科学依据的。事实上,孤独症的形成原因是极其复杂且多元的,涉及到遗传基因、神经生物学机制、环境因素以及早期的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


如今,我们已经明确,孤独症并非仅仅由单一因素所导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了个体患上孤独症的风险。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揭示了孤独症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影响了他们的信息处理和社交认知能力。同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暴露、孕期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对胎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增加孤独症的发生几率。


回顾这段关于孤独症的认知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人类对这一病症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艰难过程。从最初的误解、忽视甚至错误的归因,到如今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领域的合作,我们在孤独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在未来,我们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孤独症的理解和应对必将更加精准和有效。通过基因研究的突破、脑科学的深入探索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期待为那些生活在孤独症世界里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全面的关爱与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