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011-8953

星启帆自闭症寄宿学校
XINQIFANZIBIZHENGXUEXIAO
Recover a child, make a family happy
News
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的形状分类训练
来源: | 作者:education-100 | 发布时间: 2025-05-11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形状是一项基础却又重要的能力。但对自闭症儿童来说,简单的形状区分也可能是不小的挑战。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运用CBM干预法,让形状分类训练变得简单又有趣,帮助孩子们一步步跨过认知的门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形状是一项基础却又重要的能力。但对自闭症儿童来说,简单的形状区分也可能是不小的挑战。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运用CBM干预法,让形状分类训练变得简单又有趣,帮助孩子们一步步跨过认知的门槛。


刚到康复中心的浩浩,常常把积木混在一起,完全不理解形状的差异。老师们拿出特制的形状分类盒,盒上画着卡通动物,每个动物的“家”都有特定形状的门洞。老师握着浩浩的小手,拿起一块正方形积木:“浩浩,小猴子的家是正方形的,我们帮积木找到它的家好不好?”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浩浩逐渐学会了区分积木形状,准确地将它们送回“家”。


CBM干预法的巧妙之处,在于把复杂的训练目标拆解成一个个简单步骤。康复中心准备了各种颜色、材质的形状卡片,孩子们先通过触摸感受形状的边缘,用指尖去感知圆形的光滑、三角形的棱角。接着,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将卡片放进对应形状的收纳框里,过程中不断鼓励和肯定。对于容易分心的孩子,老师还会加入趣味元素,比如模仿卡片的“求救声”:“哎呀,三角形卡片迷路啦,谁能带它回家?”一下子就勾起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日常活动里,形状分类训练也无处不在。午餐时,餐盘里的饭团被捏成了圆形,黄瓜片切成长方形,孩子们吃饭前,老师会引导他们说出食物的形状。午休后的小点心时间,饼干也变成了训练道具,孩子们要先说出饼干是正方形还是椭圆形,才能开心享用。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加深了对形状的印象。


康复中心还设计了“形状大闯关”游戏,孩子们拿着形状卡片,穿过用纸板搭建的“形状隧道”,只有找到和隧道形状匹配的卡片,才能顺利通过。游戏里,孩子们兴奋地奔跑、寻找,笑声不断。渐渐地,许多孩子不仅能准确区分常见形状,还会主动指着窗外的交通标志、路上的广告牌,大声说出看到的形状。这些进步,都是星贝育园老师们用CBM干预法,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成果。如果你家孩子在形状认知上有困难,不妨来星贝育园,见证孩子的成长与变化。